<紀要論文>
発話時における北京語音 : 余剰的特徴の伝達作用

作成者
本文言語
出版者
発行日
収録物名
開始ページ
終了ページ
出版タイプ
アクセス権
JaLC DOI
概要 任何語言的音位系統可以依據其音素所含有的辨別特徵而決定。不過,音素旳整個性質並不是僅僅有辨別特徵的。当実際説話時,如果不能清楚地聴到某一個音素的辨別特徵,或由於声音環境的関係不能顕示其辨別特徵的時候,這個音素的特点可能是由残余特徵redundant feature 未表現的。大家都知道,北京語的語音系統里有両種鼻音尾韻母~n和~ng 的対立。這組韻尾因受了后一個音的影響被同化成類似声音的時侯,它們...可能由於残余特徵(比如:前流音渡的強度,持阻階段的長短,有無顎化和唇化現象等等)未顕示両者之間的差別。元音的音長不是辨別特徵,可是在ル化韻里有時候主要元音的音長実際上可能成為辨別的標識。毎一個声調的平均音高和音長也不能算做辨別特徵,可是由於連字変調的規律而上声変成近似陽平調的時候,它和原来的陽平調之間的差異就表視在它們的平均音高上。有調音節和軽声音節之間的差異,根據声浮実験,寧可説在它們的音強差異上不如說在它們的音長差異上。這些現象都可以説是残余特徵之在傳達時所起的辨別作用吧。続きを見る

本文ファイル

pdf 3_p002 pdf 486 KB 135  

詳細

PISSN
NCID
レコードID
登録日 2023.08.28
更新日 2023.11.08

この資料を見た人はこんな資料も見ています